据说四川有一种竹子,在地里的前4年时间,总共才能长几厘米,从第五年开始,它就会疯狂的生长,仅仅用几周的时间就能长到十几米。
在外人眼里,丁奇的2020年,无疑是“疯长”的一年。5月,他成为原兖矿集团综采维修电工的首席技师;7月,他被全国煤炭行业共青团工作引导和推进委员会评为2018-2019年度“煤炭行业青年岗位能手”;9月,参加“陕煤杯”全国煤炭行业技能大赛斩获一等奖;11月,获得山东省“技能兴鲁”职业技能大赛第一名……
丁奇自己却明白,从来就没有什么所谓的人生开挂,这一切只是坚持之下的厚积薄发。
为了备战“陕煤杯”全国煤炭行业技能大赛,他每天从早8点练习到晚8点。一遍一遍地看图纸,一道工序一道工序地排查隐患。渴了就喝矿泉水,饿了就吃方便面。长时间蹲着查找故障,腿疼得连回家的力气都没有了。正是靠着这股子劲,他在全国62家煤炭企业300余名选手的角逐中,摘得一等奖的好成绩。
年纪轻轻的丁奇,已经成长为全国综采维修电工专业的佼佼者,更是单位不可或缺的技术骨干。
今年7月的一天,丁奇中班上井后,已经是凌晨1点多了。刚回到家,单位领导就打来了电话,说是采煤机出现牵引故障,当班电工处理不了,已经不能正常生产了。
上了一个班,又累又困,真不想再去加班。但是又一想,工作面都停机了,从矿到单位再到班组,大家肯定都很着急。于是他给家人说明了情况,就掉头回到单位。
来到井下后,经过仔细地排查,确定是采煤机牵引接触器故障,需要维修。但牵引接触器在电控箱的最里面,需要把外面的模块全部拆掉,然后一个人钻进去维修,里面空间又小又热,不一会就满头大汗,必须出来透透气再钻进去维修。
经过近三个小时的维修,故障终于解决了,工作面也恢复了正常生产。回到家,工作了近20个小时的丁奇早已精疲力竭,一头倒在沙发上。
丁奇说:“每一次处理故障的经历,都是我人生中的一笔宝贵财富。这个过程虽然很辛苦,却能提高业务技术水平,增强判断处理故障的能力,加深对设备性能原理的认知。”
对于一位33岁的年轻人来说,一个个荣誉的光环并没有让他沾沾自喜,他深知:随着煤矿智能化发展,新设备、新技术、新工艺的投入应用,对技术工人也提出更高更新的要求。只有不断的学习,才能适应新形势下煤矿发展的需要。
展望即将到来的2021年,丁奇的眼睛里闪动着希冀的光芒:“我想当‘全国技术能手’,要实现这个目标,必须在全国煤炭行业进入前三名。还有就是,把以我的名字命名的创新工作室建设好,把自己所掌握的专业常识,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工作室成员,为矿井的创新创效工作做出自己的贡献。”